虎胆英雄王彪(下)

  • 虎胆英雄王彪(下)已关闭评论
  • 184 次浏览
  • A+
所属分类:热点资讯

智斗顽敌

1942年2月10日,天蒙蒙亮,王彪高培礼下雨村路口逮住了再次投敌的于再之。参加这次行动的还有县公安局长和财粮科副科长。

那次,王彪把徐谷琴等四人押到县后,有两人通过教育表示悔过,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,被释放回家,徐谷琴和于再之转到东海公安局。几天后,于再之也被释放了。但他不知悔改,回到家乡,不久又投到高陵据点,参加“抗八”组织和“剿共”委员会,死心塌地破坏抗战。东海公安局再次下令逮捕了于再之。

这天是腊月二十五,当时决定由王彪和高培礼押着于再之回根据地,两位领导继续隐蔽下来,在这个村秘密开展工作。可是王彪他们刚刚离去,高陵据点的敌人便赶到了,里三层外三层,把个下雨村包围得水泄不通。

王彪得到敌人包围下雨村的消息时,天已经大亮,他们在敌占区已经不便明着行动了。他和高培礼押着于再之顺着山夼来到上潘家庄村东山,隐藏在一条长满松树和槐树的山沟里。王彪蹲在那里想,敌人这次奔袭特别突然,没有接到内线的报告,也没有提前发现敌人的行动情况,是敌人有意设置的陷阱,还是敌特告的密?他看了一眼于再之,警告他老老实实,不允许弄出任何声音来。他十分惦念留在下雨村的两位领导。

太阳爬出山头的时候,敌人开始拉网搜山。只见敌人摆开扇面队形,齐头并进,从山下搜到山上,从西山搜到东山。王彪提前用松柴毛塞住于再之的嘴,眼看敌人搜到了眼前,透过松枝的缝隙,可以清楚地看见敌人寒光闪闪的刺刀。王彪的枪口抵在于再之的胸膛上,他乖乖的没有弄出一点动静来。敌人只是瞎咋唬,始终没有发现王彪他们藏身的地方,一个个从沟旁崖边弓身而过。

王彪爬上山顶,见敌人陆陆续续进了苏家口,心想大概又去吃油饼就小鸡去了。他朝西望望,不由得心头一震,原来敌人没有完全撤走,下雨村那边还有膏药旗晃来晃去。他很为那里的领导担心,默默地想着“怎么办,怎么办?”筹谋如何解救。终于,他想出了一个既不让敌人在苏家口祸害老百姓,又能使下雨村解围的好办法——调“虎”离山。

王彪先叫高培礼把于再之押到安全隐蔽的地方。他借着山沟、树林、灌木丛等隐蔽物,匍匐前进,潜至苏家口村南,往村头扔了两颗手榴弹,随着爆炸声,他又急速转到村西南角,朝村里打了几枪。这一招果然灵验,苏家口村里顿时像炸了锅:乱枪响似鞭炮铺子里着了火,受惊的敌人像挨了石头的屎壳郎,滚的滚爬的爬,四散着涌出村来。下雨村那边的敌人,以为东边发生了战事,慌慌张张朝着枪响的方向窜去。

当天上午,王彪和高培礼押着于再之顺利地回到了根据地。同时,接到来自下雨村的报告,那里的两位领导已安全地转移了。

追捕于再之

“砰——!”

一声枪响,打破了梁家节日欢乐的气氛。人们以为敌人来了,家家关门闭户,纷纷跑出村子。

这是1942年正月初的一天早饭后,王彪闻到枪声,急忙带领群众往山里转移。他来到一个山口,突然望见押送犯人的小于在地上艰难地爬行。王彪马上想到老朱呢?犯人呢?快步迎上去。当小于汇报了情况后,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。原来那天早饭后,县公安局派老朱和新战士小于押解于再之到东海公安局。他们从梁家出发,爬了数里山路,都累得气喘吁吁,同意于再之的要求,就地休歇。这儿左边是深沟,右边是悬崖,是个兔子多行人少的僻静地方。这时老朱倚在左边背风的地方打火抽烟,小于在右边看着。于再之坐在两人之间,拿着长杆大锅烟袋要求抽烟。就在老朱一手抱枪一手掏烟荷包时,于再之说声“那是谁?”老朱刚一转脸,头上挨了狠狠一烟袋锅,当场昏死过去了。小于还没反应过来,早被踹了一脚,连人带枪滚下悬崖,磕得迷迷糊糊,但心里明白不能让敌人逃走,便鼓足力气朝梁家上空开了一枪。

公安局长立即命令王彪带人追捕逃犯。他向小于详细问明了情况,知道出事地点在狼窝顶,但弄不清于再之朝哪个方向跑了。他带着几个人急忙赶到现场,老朱已经苏醒,见了王彪要挣扎着爬起来,但爬不起来。王彪很心疼,让他躺在自己怀里说明了情况:枪不见了,也不知于再之的去向。王彪安排两个人送老朱回村,剩下可以分派的人手更少了。

王彪决定先勘察现场,再做判断。他看到,这里的山虽然不高,但山头较多,20里之内的围子顶、桑树顶、双山、棘子夼、长夼围子、松山等,地形十分复杂,山上除了石硼和砾石,就是树木杂草丛生,于再之没有留下一个脚印。他又扩大了查看范围,依然没有发现于再之的任何痕迹。于再之跑到哪去了呢?在这荒野之中朝哪个方向去追捕呢?王彪对情况作了综合分析之后,觉得于再之的老家虽在牟海县靠近南海,但要经过宽广的根据地,跑回家的可能性不大。他认为,高陵鬼子据点是于再之的反动老巢,离这儿近,向北往高陵方向跑的可能性最大。王彪又观察了一下山势,估算了一下时间,认为在青天白日之下,于再之没有逃出着20几里之内这片多山地带。

王彪刚做出初步判断,第三区中队和一些村自卫团员赶到。王彪命令迅速包围这片山区。南部的重点是防范,布上岗哨,把住大小道路和山夼的出入口;北部的重点是追捕,加大力度密集搜索。于再之十分狡猾,专挑乱石和草丛厚实的地方落脚,直到走出狼窝顶很远,才在草堰上发现一趟极不易觉察的皮鞋印,向西北进入了松山。

王彪发出命令,要全体人员快速包围松山,封锁北部通道;指派三人到山顶了望,随时报告情况;另派大批人员采用“敲山震虎”和“驱蛇出洞”的办法,向深沟、峡谷、幽洞里扔石头,并高喊“看见你啦,快出来”。这一招果然有效,不大功夫,就把于再之给震出来了。原来他躲在沟壑里,为了躲避石头,被了望的人发现了。王彪立即发出号令从四面八方朝于再之藏身的地方围拢。于再之这个亡命之徒,脱掉了皮鞋和衣裤,赤身露体拿着枪,高喊着救命,逃进合立场。这村一位自卫团员看见了,马上明白了一切,脱下身上的衣服说:你这样子,谁敢救,快,穿上衣服!于再之接过衣服,把枪交给自卫团员,跟着进了村团部。于再之一进门,就被那里的自卫团员绑了起来。

王彪赶到合立场时,于再之正被围在众人愤怒的喊打声中。怕他被打死,王彪向村民道谢,和高培礼一起把于再之押回县公安局。因这次追捕犯人有功,县政府奖给合立场村自卫团一支钢枪。

捉“舌头”

1942年春,为了掌握敌人的的活动规律,对付日军的扫荡,县委决定抓一个俘虏了解情况。这样的任务叫捉“舌头”。最后决定叫王彪带人去完成这个任务。

这一天,在太阳出来之前王彪和小杜来到潘家庄西山。这座小山不太高,有浓密的松林和柞树,有利于隐蔽。山下是高陵通往午极的公路,地势很好,可惜距离高陵据点太近,枪一响,敌人几分钟就能扑过来。王彪观察了一下环境,和小杜研究了一下具体行动方案,规定了联络暗号,决定就在这里埋伏。小杜潜伏在山顶,王彪隐蔽在路旁的树丛中,具体负责捉“舌头”。他藏身的地方居高临下,可以清楚地监视公路上的情况,北面能看到潘家庄河,南面能看到槐树庄村的房顶,是个最佳的地理位置。

天已经大亮,太阳爬得老高,公路闪着白光,空寂得没有一个人影。此时的王彪正想着心思,轻轻地叹气,心里说:离开常活动的地方来到这陌生又危险的高陵川,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完成任务!原来这次行动,王彪主张就近到水道或者尺坎去,而黄永盛(又名黄九,后叛变被镇压)极力坚持到高陵川来,说他熟悉情况,有把握完成任务,并积极要求参加捉“舌头”。领导同意了黄永盛的意见。但是还没有出发,黄永盛就掉了精神,及至转到“山昔”山北坡,磨磨蹭蹭不愿往前走,最后干脆说他肚子痛。王彪想官还不差病人呢,便打发他独自回去了。可是此时王彪和小杜已来不及转到牟水公路熟悉的地方,只好在上潘家庄西山埋伏了。王彪想,真奇怪黄永盛从根上要强好胜,爱出风头,这回怎么前后变成两个人了?怎么啦?

“布谷、布谷!布谷、布谷!”王彪正在想心思,山顶上突然传来布谷鸟的连声鸣叫。这是小杜发出的暗号,告诉敌人来了,是两个。王彪目不转睛地盯着公路北段,发现从远处来了两个伪军,横背着长枪,每人推着一辆自行车,缓慢地往山上走着。看样子,两个伪军没有发现有什么情况,爬这不足200米的缓坡,很累的样子,不时地擦几把汗。王彪心想本来只需要一个“舌头”,现在来了一双,只好如数照收了。便琢磨着如何对付这两个家伙。两个伪军走走停停,终于爬到坡上来。王彪把他俩让过三五步,来了个猛虎下山,一步跃上公路,从背后大喝一声:不许动!举起手来!八路老爷饶命!八路老爷饶命!

两个伪军做梦也没有想到,在他们炮楼子跟前会出现八路,吓得扔了车子,一齐跪在地上,举着手,连声求饶——他们是高陵据点派到岘上村催粮的。山上继续监视敌情,下来人押俘虏!

王彪的枪口对准敌人,强忍住笑,故意朝山上大声喊着。小杜应声跑下来。两个伪军猜不透有多少人马,乖乖地举着手,不敢动一动。小杜很快从伪军脖子上取下两支长枪和100多发子弹。王彪想,两个人对付两个人,不好对付,这是在敌人鼻子底下,敌人说到就到,必须赶快撤离,他用枪指着敌人,叫他们扶着自行车,又对他俩教育说:中国人不能给日本鬼子卖命,要老老实实做人,争取优待,如果立了大功,还能受奖呢!“是是!是是!”两个伪军一齐点着头,连连应声,背起了子弹。王彪和小杜,一人背着一支长枪,坐在伪军骑着的自行车后座上,手枪抵着敌人的腰眼,顺利地回到了根据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