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解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

  • 理解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已关闭评论
  • 207 次浏览
  • A+
所属分类:热点资讯

一百年前的一个夏天,有十几个人从上海匆匆赶到嘉兴南湖,登上了一艘游船。在这艘船上,他们带着各地的口音在热烈地讨论着,当时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如此匆忙召开的一次会议,竟会成为历史上“开天辟地的大事变”,就是我们党的一大。

一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的小党成长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超大规模执政党。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是什么?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又是什么?

习总书记在“七一”重要讲话中,第一次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明确的凝练成32个字的“伟大建党精神”。这32个字就是:坚持真理、坚守理想;践行初心、担当使命;不怕牺牲、英勇斗争;对党忠诚、不负人民。

说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源头,我们不得不提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。那是1920年的2月,当时陈独秀在北京被保释出狱之后,因为担心再被抓进去,他的朋友们就提议让他从天津坐船到上海避避风头。于是,李大钊就雇了一辆骡车,两个人乔装打扮成生意人,连夜跑出了北京城,直奔天津。在从北京到天津这100多公里的行程里,两个人看到了太多的民不聊生、生灵涂炭。于是,两人就约定,分别在上海和北京筹建党的组织,至此就留下了一段“南陈北李相约建党”的佳话。

同一年的8月,在陈独秀的主持下,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就成立了。同一年的10月,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。在他们的行动和推动下,其他各地纷纷响应,一时间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,开启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,而在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过程中也孕育出了伟大建党精神。

第一,就是坚持真理,坚守理想。

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,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,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。一百年来,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,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,用科学的态度坚持真理、运用真理、发展真理。

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,陈望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他为了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,夜以继日、废寝忘食的工作,甚至把墨汁当成红糖蘸着吃粽子吃,却浑然不觉。而中文版《共产党宣言》的出版,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,许多进步青年正是因这本书而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。

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,就永远不会熄灭。1936年,毛泽东同志在跟斯诺交谈中曾说:“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,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。”在我们党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里,我们的革命几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,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还遭遇过严重的挫折,但不管遇到何种困难,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过对真理的坚持、对理想的坚守。

第二,就是践行初心,担当使命。

1927年,李大钊同志被捕入狱,他在《狱中自述》中这样写道——“钊自束发受书,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,实践其所信,励行其所知,为功为罪,所不暇计。”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,李大钊同志深切地懂得人民的期盼和心愿,在革命斗争中他始终与学生、工人、农民打成一片,深入群众开展工作,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,感染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

不久前,党中央首次颁授“七一勋章”。勋章获得者中,有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基层干部——黄文秀;有80多岁高龄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的医学专家——吴天一;有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教育工作者——张桂梅……他们都是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典范,更是激励着我们要始终践行初心、担当使命。

第三,就是不怕牺牲,英勇斗争。

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,“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,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,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,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。”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一天起,无数共产党人就已经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。

通过《觉醒年代》,大家重新认识了延年、乔年这对兄弟,其中的一个情节是陈独秀送兄弟二人赴法留学,当镜头由他们两个人的回眸一笑突然平行切换到他们牺牲的画面时,很多人瞬间破防、嚎啕大哭。当年,陈延年是当街被捕,但他宁死不跪,当场牺牲;陈乔年是受尽酷刑、光着脚走在血水和泥水里从容赴死。牺牲时,延年29岁,乔年只有26岁。

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中,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怕牺牲、英勇斗争、勇于胜利,这是因为他们深知,自己投身的是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,肩负的是人民幸福的万钧重担,这就是他们不怕牺牲的动力。

第四,就是对党忠诚,不负人民。

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前面我们讲到的坚守理想、担当使命、英勇斗争,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名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、一辈子为民奉献。

总书记说:“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,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。”对今天的共产党员来讲,“对党忠诚、不负人民”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,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。在和平建设年代,对党忠诚、不负人民,虽然没有了战火硝烟的考验,但是仍然需要赤胆忠心的锤炼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,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,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,数百万的医务工作者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。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,每一个生命都得到了全力的庇护。可以说,同人民风雨同舟、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。

在我们党奋斗百年的历史节点上,总书记总结凝练出了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。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想我们应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,不忘“来时路”、走好“脚下路”、坚定“未来路”。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,走好“新时代的长征路”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。愿我们大家能把这32个字牢牢的刻在心里,让党放心,因为强国有我们!

姜宁,女,牟平区委党校教师,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教学,获评2021年牟平区党史学习教育优秀宣讲员,在市级理论宣讲秀中荣获二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