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的功臣矫增骞

  • 人民的功臣矫增骞已关闭评论
  • 260 次浏览
  • A+
所属分类:热点资讯

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埠西头村原党支部书记矫增骞,在著名的潍县战役中身负重伤,被评为一等残废军人。退伍回乡后,他自强不息,再立新功。1956年11月,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烈军属、残废军人、复员军人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,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,并合影留念。

主动参军到前线

1929年,矫增骞出生在埠西头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。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,常年在烟台教书,矫增骞和妹妹随母亲住在埠西头村。矫增骞是家里的独苗,他的童年生活比同龄的农村孩子要优越些,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。

1941年春,许世友率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驻进埠西头村,这一带成为胶东军政、文化、后勤中心。1943年,胶东实验小学由牟海县凤凰崖村(现属乳山市)迁至埠西头村,与该村小学合并。当年14岁的矫增骞,随村学校合并到胶东实验小学读书。胶东实验小学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,后来从这里走出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文化名人。

1947年,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,胶东军区发出了大参军的号召。这时已18岁的矫增骞,身强力壮,还是一名中共党员。2月9日,春节刚过,牙前县在桃村镇召开“保家、保田、保饭碗”参军动员大会。矫增骞步行十多里路,赶到会场报名参军。大会结束后,新兵立即出发,经过一夜的急行军,第二天到达莱阳县院上村集结。矫增骞与一起入伍的新战士,还没来得及接受训练,连军装都没发,就随部队参加了灰埠战斗,这是矫增骞入伍后第一次参加战斗。接着又参加了柞山车站战斗。打下柞山车站后,他们才发上了军装。入伍还不到10天,他参加了两次战斗,凭着在胶东实验小学和在村里当民兵学到的军事常识,加上又有文化,他很快成为连里的战斗骨干。

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是主力部队,战事频繁。矫增骞又是编在战斗班,每次打仗,他们啃的都是“硬骨头”。当兵的第一年,他先后参加了孟良崮、临朐、莱阳、周村等大小战斗十几次。他来自革命老区,又是共产党员,打仗总是冲锋在前,多次立功受奖。

潍坊战役受重伤

1948年4月10日,潍县战役打响。潍县(今潍坊市)是济南、青岛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,也是胶济铁路上国民党军队防守的一个战略要地,城墙十分坚固,墙外有一道护城河,号称“鲁中堡垒”。23日上午8时总攻开始。矫增骞报名参加了突击队。攻城开始前,部队后撤100米,爆破组将炸药装在棺材里,通过坑道拖到第一道城墙下引爆。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,第一道城墙被炸塌,倒塌的砖土填平了城墙外的壕沟。接着爆破组的8位勇士,每人抱起30斤重的炸药包,冲到第二道城墙下实施爆破,巨大的爆炸声过后,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口子,二次爆破成功。矫增骞与突击队员迅速跃出掩体,冒着滚滚浓烟,向突破口冲去。守城敌军见城墙被炸开,立即调兵遣将,以猛烈炮火封锁突破口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。敌人的地堡群形成3面火力交叉,疯狂扫射。我突击队被敌人火力压制在城墙的突破口,大部分人没能冲上突破口,上去的只剩下了30多人,在阵地上与反扑的敌人展开拉锯式的争夺,战斗异常惨烈。

战斗还在继续,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。卫生员段学生冒着敌人的炮火,冲上城墙突破口。突破口上尸骸相枕,参谋长丁亚、营教导员孙洪文、二连指导员等3名营、连干部都身负重伤,可谁也不肯撤下,躺在阵地上继续指挥战斗。段学生为教导员包扎好伤口后,转身向东一看,一名战士刚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,身上的衣服还着着火。他快步跑到受伤战士跟前,只见他头发被烧焦,脸部、耳朵全成黑色,昏迷不醒。段学生迅速用剪刀将受伤战士着火的衣服剪去,把断肢固定好。这时他才认出这人原来是矫增骞。矫增骞与段学生是老乡,两村相距十几里路,俩人一天参军,又分配在一个营。他立即给矫增骞伤口简单包扎好,将他拖到安全地带,叫担架抬下阵地。

潍县战役,历时一个多月,是华东野战军组建后的首场攻坚战。战后矫增骞所在的二十七师七十九团被中央军委授予“潍县英雄团”光荣称号。

在部队后方医院,经医生全力抢救,矫增骞命是保住了,可左臂高位截肢,右手失去3指,拇指僵直,食指也残缺不全,被评为一等伤残。在医院养伤期间,从下床走动开始,能自己做的事,矫增骞决不麻烦别人。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,他很快学会了用一只手吃饭、穿衣、洗衣服等。后来,他还主动帮助护士打扫卫生、照顾其他伤员,多次受到院领导的表扬。

复员回乡战山河

1948年9月,矫增骞复员回到家乡。

矫增骞回家的第一天,母亲见到他,并没有过分的悲伤。母亲双手拉着他那伤残的右手说:“儿啊,能活着回来就好!妈伺候你一辈子。”矫增骞用残缺的右臂,拥抱着日思夜想的母亲回答:“妈!你放心,儿子什么都能干。”

“矫增骞回来了!”乡里的领导、村里的干部和街坊邻居,都来看望他,安慰英雄的母亲。可母亲对领导和乡亲们说:“打仗哪有不掉胳膊掉腿的,俺儿能活着回来,比什么都强。”这也许与她的经历有关,胶东军区直属医院驻埠西头村,她亲眼所见牺牲的伤病员也不知有多少。与那些战士相比,儿子是幸运的。

埠西头村是革命老区,有着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。按规定,矫增骞是一等残废军人,他家里的农活,由村里派人“代耕”。可矫增骞不用,他不依赖村里照顾,靠顽强的意志,惊人的毅力,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,还学会了单臂用镢头刨地、铁锨铲土、锄头锄地等农活。别人能干的,他也能干。春天,赶着牲口往地里运粪,掀驮子是需两个人共同用力才能完成的活,矫增骞一个人就行。

后来,矫增骞担任了村团总支书记,青年团工作年年被县、乡评为先进。不久,他又被选进村党支部,任宣传委员,兼任村俱乐部主任,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,组织群众排练节目,活跃农村文化生活。那时,埠西头村剧团远近闻名。

1965年,矫增骞当选村党支部书记,这一干就是16年。

埠西头村地处山区,山多地少。解放前,村里多数人家只能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。解放后,虽然有了很大改善,却仍然摆脱不了粗茶淡饭、缺衣少穿的紧巴日子。

1964年,全国农村兴起了“农业学大寨”运动,大寨人凭着一股实干苦干精神,粮食连续10年增长。一幅治理山河、整地造田、兴修水利、建设家园的美好蓝图,在矫增骞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。他决心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,治山治水,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。

冬去暑来,在长达十多年里,矫增骞带领群众,借“学大寨”的东风,战天斗地,大干苦干。过去,村西的小清河,每到夏天大雨过后,河水便会漫过河岸,一片汪洋。河水数日不退,庄稼浸泡在水中,不是绝产就是欠收。为筑坝保田,全村老少齐上阵,连续奋战几个冬春,在小清河东修起了一条堤坝,从此,河边的农田不再遭水灾。后来,他们又将村西沙滩压沙换土,改造成农田。在村南、村北两片泊地上,先后打机井10多眼,建成700多亩的水浇田。同时,还修了两条引水渠,将上杨家水库和小清河水引来灌溉农田。从此,这两片泊地,一年两季,旱涝保丰收,变成了村里的粮仓。

在整地造田、兴修水利的同时,矫增骞带领群众大搞副业。村里先后成立了农业技术队、农机队、面粉加工厂、缝纫组,运输队等大小副业项目十几个,集体经济不断壮大。全村群众逐渐走上了丰衣足食、共同富裕的道路。

1997年2月,矫增骞病逝。矫增骞的一生,是无私奉献的一生。他不以功臣自居,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,献给了人民。